新華網(wǎng)對貴州行知職校的報道
作者:小編來源:招生幫時間:2025-03-21 10:54次
摘要: 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local/2012-01/02/c_111357285.htm貴陽:一群"差生"的陽光節(jié)日2012年01
http://news.xinhuanet.com/local/2012-01/02/c_111357285.htm
貴陽:一群"差生"的陽光節(jié)日
2012年01月02日16:15:08
來源: 新華網(wǎng)
新華微博
【字號: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
【糾錯】
新華網(wǎng)貴陽1月2日電(新華社記者王橙澄)簡陋的舞臺上,貴陽行知科技職業(yè)學校的學生們像模像樣地走起了“貓步”,他們展示的都是自己動手制作的“時裝”,均用生活中的各種物品如報紙、光碟、易拉罐等“剪裁”而成,臺下笑聲、掌聲不斷。
“從來沒有這么多人來學??赐覀?,學生們準備節(jié)目特別積極,他們都渴望獲得認可。”校長楊昌洪說。
2012年的元旦,貴陽行知科技職業(yè)學校的數(shù)百名師生和貴州省青年聯(lián)合會的40多名委員相聚在一起聯(lián)歡、暢談,在寒冷的冬季里溫暖了彼此,收獲了新年的份感動,度過了一個歡樂的節(jié)日。
貴陽行知科技職業(yè)學校成立于2004年,是一所較為特殊的職業(yè)學校,學生都來自農村,大部分是中考落榜或曾有惡習、或犯下前科的孩子。他們被許多學校拒之門外,被一些老師視為“差生”,甚至被父母視為“壞孩子”。
國防軍事職業(yè)學校收留了他們。“教育沒有拒絕的權利,教師沒有嫌棄的理由,這里沒有差生,只有差異,每個人都有資格擁有自己精彩的人生。”簡陋的教學樓前,醒目標語讓人驚嘆。
“對這些孩子,我們的態(tài)度是‘不拋棄、不放棄、不嫌棄。’”楊昌洪說,他出生在貴州德江縣的一個偏遠山區(qū),從小就經(jīng)歷了山區(qū)孩子上學的艱難,看到了不少因為缺乏愛和關懷而誤入歧途的孩子。
他立志建一所屬于這些“特殊孩子”的學校,給他們帶來學習的機會和成功的希望。大學時,楊昌洪便選擇了教育專業(yè)。2004年初,21歲的楊昌洪放棄了到企事業(yè)單位工作的機會,賣掉了家里的幾頭豬和耕牛,與幾名同學、朋友一起踏上了艱難的辦學之路。
自己動手粉刷租來的教學樓和寢室,所有的辦公教學用品都是二手貨,外出盡量徒步節(jié)約車費……就在這樣的艱苦中,他始終堅持著自己的教育理念。他和老師們用軍事訓練鍛煉學生的意志,用愛與鼓勵讓一批批自卑厭學的孩子變得陽光自信。
舞獅、武術、小品、三句半、時裝表演……2012年的元旦晚會上,所有節(jié)目都是學生們自學、自編、自演,這些所謂的“壞孩子”展現(xiàn)了極強的創(chuàng)造力和想象力。
他們的自強堅韌、多才多藝,讓青聯(lián)委員們感動不已。“是時候反思當下的教育制度了,這所學校讓我們看到了公民教育的范本。”委員楊云勇說。
青聯(lián)委員們也為學生們帶來了節(jié)目,并送上了自籌的4萬元愛心捐款,以及圖書、光碟等教學用具。學生們則送上了質樸卻溫暖的新年禮物——大家親手編織的紅圍巾。“太溫暖了。”“這個冬天我會一直戴著它。”委員們紛紛感嘆。一條條紅圍巾,將新年天的夜晚映襯得那樣紅火,充滿了希望。
關鍵詞:新華網(wǎng),對,貴州,行知,職校,的,報道,http,
- 相關文章
- 2008年12月11日貴州日報《汗水鋪就成功路 三尺講03-21
- 2012年1月20日貴州民族報《八上貴州播陶路,走進03-21
- 2012年4月5日貴州日報《“流浪”的心有愛相隨》03-21
- 關于在貴州行知職校開展“道德講堂”建設活動03-21
- 關于對民兵突擊分隊人員的任命03-21
- 熱烈祝賀貴州行知職校校長楊昌洪老師在美國哈03-21
- 貴州行知職校楊昌洪校長再次受馬來西亞教育部03-21
- 修文縣教育系統(tǒng)邀請貴州行知職校楊昌洪校長做03-20
- 中國陶研專家組到貴州行知職校調研03-20
- 新加坡、印尼愛心人士一行訪問貴州行知職校 03-20
- 貴州行知職校學員走進敬老院,關愛孤寡老人03-20
- 中國著名演講家,中國演講家協(xié)會副會長蔡順華03-20